在豫東,五月端午同時也是“一麥抵三秋”的農忙季節,以前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,人工收麥是常態,老百姓便會趁太陽出來前,掐取這種草的七個嫩尖,洗干凈,放入鍋中,倒入適量的水,熬上半個時辰,同時臥進幾個荷包蛋,讓準備去勞作的人吃下。
端午前夕和端午當天,當地居民都會把傷力草加清水煮成飲料,在傷力草飲料里煮幾個荷包蛋,成了當地流傳千年的傳統食物。在農村,院落一角或田地間會出幾棵傷力草。
據商丘市志記載,端午節,民間常食用傷力草炒雞蛋或傷力草熬水打荷包蛋,謂能防治癆傷。傷力草是商丘特有的植物,千年以來,傷力草作為地方傳統植物,藥食同源,一直流傳至今。
就傷力草的名字,外地人有些不解,傷力傷力,傷身無力,這取的應是傷力的反意了,但我以為,老祖宗對一些事物的稱謂總是有他的道理的,傷力草這個名字很樸實地反映了這種植物的功效,勞累過度傷了力氣,
民間常食用傷力草炒雞蛋或傷力草熬水打荷包蛋,謂能防治癆傷?!倍宋绻澇?a target="_blank" href="/">傷力草雞蛋則是豫東商丘的傳統風俗。在商丘民間,每到端午節,在凌晨太陽出來之前,人人都吃用傷力草煮泡雞蛋。七個為一劑,小孩半劑,能夠驅疫去瘟,迅速補充體力,這對于適逢收割小麥的農民來說,這無疑就是強身健體的一杯涼茶。
“傷力草打雞蛋,大人吃小孩看"。
這是在家鄉,豫東商丘地區老孺皆知的一句俗語,這一俗語卻鮮明的呈現出了別具特色的節日習俗與傳統。